首页 > 学历类考试> MBA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最近一篇文章的作者们对未来100年内的物种灭绝将再次达到一个高潮这一警告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没有证据能够证实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更快了。然而,他们错了,只要看看有关鱼类的数据就够了。北美的鱼类在整个20世纪,就有40个种和亚种灭绝,其中 1900年至1950年间灭绝的有13种,1950年以来灭绝的有27种。以下哪项陈述最准确地概括了上述论证的主要观点?

A.有证据证明物种灭绝的速度正在加快。

B.凭现有资料无法预测未来物种灭绝的速度。

C.北美鱼类的灭绝速度与所有物种的灭绝速度成正比。

D.北美鱼类的40种和亚种在20世纪灭绝。

E.还有相当一批鱼类物种正濒临灭绝。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最近一篇文章的作者们对未来100年内的物种灭绝将再次达到一个…”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面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作者是何其芳,他希望他的歌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B.《老师领进门》是现代作家巴金的作品,是一篇回忆录,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C.《作文上的红双圈》以小见大,说明了一个道理:成功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了泛赤壁的故事,所以是一篇记叙文,语言生动、简洁

B.作者运用空间顺序,按照船头--船中--船尾的次序分别描写

C.文章层次井然,对核舟各部的描写,是先分写,再总写;从左到右,由上至下

D.作者观察细微,描写细致,使物神形飞动,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

A.文章记叙了泛赤壁的故事,是一篇记叙文,语言生动、简洁

B.作者运用空间顺序,按照船头--船中--船尾的次序分别描写

C.文章层次井然,对核舟各部的描写,是先分写,再总写;从左到右,由上至下

D.作者观察细微,描写细致,使物神形飞动,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对《土地的誓言》这一课文的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念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B.标题土地的誓言应理解为土地发出的誓言

C.文章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D.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分明是作者思念家乡,可作者却说故乡在召唤自己,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对文章《雨的四季》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活泼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对课文的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念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B.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标题土地的誓言应理解为土地发出的誓言

C.文章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D.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分明是作者思念家乡,可作者却说故乡在召唤自己,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论文的()是一篇文章的收束部分,作者可对文章论证问题及论证内容作一个归纳,提出对问题的总体性看法、总结性意见。

A.论题

B.摘要

C.正文

D.结尾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一支飞向__,演化为__过程。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__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了我们对__的浓厚兴趣()

A.蓝天

B.鸟类

C.古生物研究

D.科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对文章《卖油翁》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详写了陈尧咨射箭,略写卖油翁酌油

B.文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告诉我们要谦虚,不能骄傲

D.本文的作者是宋朝的王安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赠序,作者以自己求学的切身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B.文章一开始就揭示了嗜学和家贫的尖锐矛盾,引出求学的艰难

C.第二段中作者连用被戴腰佩备几个动词,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与自己的破败衣着形成对比

D.文章最后叙写了作者因对物质生活的艳羡,导致求学意志动摇的经历,借以告诫马生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