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观点的主要缺陷为

A.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B. 没有研究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C. 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否认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观点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这个观点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里之动静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的观点()①否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②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否认了实践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1)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2)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3)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4)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5)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6)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1)、(2)、(4 )

B.(1)、(5)、(6)

C.(2)、(3)、(5)

D.(3)、(4)、(6)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21~23 小题。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21~23 小题。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日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

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第 21 题 分析这段文字的层次大意。(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韩国的饮茶历史可源自新罗时代(),已用茶为祭品。

A.约668年

B.约357年

C.约566年

D.约916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韩国的饮茶历史可源自新罗时代(),已用茶为祭品。

A.约916年

B.约357年

C.约668年

D.约566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解释正确的一组是:①率赂秦耶 率:全部②思厥先祖父 厥:代词,其③暴霜露,斩荆棘 暴:暴露④暴秦之欲无厌 厌:厌烦⑤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⑥始速祸焉 速:很快⑦洎牧以谗诛 洎:等到⑧苟以天下之大 苟:姑且⑨或未易量 易:轻易⑩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劫:侵略()

A.①③⑤⑦⑧

B.①②⑤⑦⑨

C.③④⑥⑧⑩

D.②④⑥⑨⑩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韩非子·五蠹》)

关于治国治民,孔子主张_______,韩非子主张______。

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孔子与韩非子的主张为什么不同。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曹雪芹还没有来得及张扬就已辞世,其未完成的作品成了大作品;仙逝不久的钱钟书先生生前躲进小楼成一统,从不爱张扬,却取得了大成就,被公认为学界泰斗。乾隆皇帝最爱张扬,所到之处必御笔题字,"结集出版"的诗集比"李杜"的还厚,结果怎么样呢世人自然明晓

A.大人物、大名声不是张扬出来的,张扬出来的大人物不是真正的大人物

B.张扬出来的大人物不是真正的大人物,大人物、大名声不是张扬出来的

C.大作家、大作品不是张扬出来的,张扬出来的大作家不是真正的大作家

D.张扬出来的大作家,不是真正的大作家,大作家、大作品不是张扬出来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A.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准备和酝酿阶段

B.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C.初步认识生命本质并开始改造生命的深入发展阶段

D.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填入下面括号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曹雪芹还没有来得及张扬就已辞世,其未完成的作品成了大作品;仙逝不久的钱钟书先生生前躲进小楼成一统,从不爱张扬,却取得了大成就,被公认为学界泰斗。乾隆皇帝最爱张扬,所到之处必御笔题字,“结集出版”的诗集比“李杜”的还厚,结果怎么样呢世人自然明晓

A.大人物、大名声不是张扬出来的,张扬出来的大人物不是真正的大人物

B.张扬出来的大人物不是真正的大人物,大人物、大名声不是张扬出来的

C.大作家、大作品不是张扬出来的,张扬出来的大作家不是真正的大作家

D.张扬出来的大作家,不是真正的大作家,大作家、大作品不是张扬出来的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