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魏文侯置相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莞仲①,郑无子乎”子曰:“赐②,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进莞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莞仲子产有所进也。” 魏文侯且置相,召李克而问焉,曰:“寡人将置相置于季成子与翟触我孰置而可”李克曰:“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李克曰:“君不察故也。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由此观之,可知矣。”文侯曰:“先生出矣,寡人之相定矣。”遂相季成子。【注释】①莞仲:即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②赐:子贡名叫端木赐。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未识也      识:懂得

B.汝徒知其一     徒:只,仅

C.且置相      且:将要

D.富视其所与    与:和

答案
收藏

D、富视其所与    与:和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魏文侯置相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记载,“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认为,为国家尽心尽力做出贡献的人才称得上贤者

B.孔子认为莞仲和子皮没有为国家推荐人才,所以他们不算贤者

C.李克建议魏文侯在考查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后再决定是否用他

D.在李克的推荐下,魏文侯决定用季成子为相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断: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惠子①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②,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③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选自《庄子·秋水》)【注释】①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②鹓鶵(yuānchú):鶵,古同“雏”。鹓鶵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③鸱(chī):王力《古代汉语》中解释为鹞鹰,鸱鸺(鴞)为猫头鹰。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子相梁   相:宰相

B.或谓惠子曰  或:有的人

C.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

D.夫鹓鶵发于南海  发:出发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6.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郯子(之)徒/吾属今为(之)虏矣

B.师不必贤(于)弟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则)必有我师焉/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作《师说》(以)贻之/尝(以)十倍之地,叩关而攻秦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贡引诗,旨在印证()

A.愤悱启发说

B.笃厚师门之道

C.精益求精之理

D.学无止境之旨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释词翻译题:阅读古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并将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
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日:“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翻譯下列各句,並指出句中加括號詞的語法作用。①(莫)之爲而爲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
翻譯下列各句,並指出句中加括號詞的語法作用。①(莫)之爲而爲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

翻譯下列各句,並指出句中加括號詞的語法作用。

①(莫)之爲而爲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萬章上》)

②誠欲殺我,則(胡)不覆之,以絕陰陽之氣?(《吕氏春秋•仲冬紀•至忠》)

③(是)吾劍之所從墜。(《吕氏春秋•察今》)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⑤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⑥高曰:“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功高(孰舆)蒙恬?謀遠不失(孰與)蒙恬?無怨於天下(孰與)蒙恬?長子舊而信之(孰與)蒙恬?”(《史記•李斯列傅》)

⑦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史記•高祖本紀》)

⑧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史記•滑稽列傳》)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
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分析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虚词说明其词性及用法。

1)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乃:

2)得失之节也

节:

3)及其家穿井

及:

4)吾穿井得一人

穿:

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于:

2.给文章前半部分加标点。

3.翻译划线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一)阅读《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

(一)阅读《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1.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句式的是()A.冀君实或见恕也。B.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C.冉有、季

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句式的是()

A.冀君实或见恕也。

B.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致天下怨谤也。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