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正确的是()。A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正确的是()。

A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B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一度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

D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

E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得到很好的坚持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正确的是()。A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13重庆)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B.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国社会主次矛盾发生变化

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中共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下对于十九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及旅游发展阶段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发展阶段

C.旅游业从经济产业走向多元属性的文化与经济产业

D.旅游业主动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形成更大格局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明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也发生了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共“二大”确立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影响纲领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中共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D.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中国第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资本主义强国打败

C.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