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工程类考试> 土地登记代理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关于木材的含水率和强度,说法不正确的有()。

A.平衡含水率是木材和木制品使用时避免变形或开裂而控制的含水率指标

B.纤维饱和点是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是否随含水率而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C.横纹方向的抗拉强度是木材各种力学强度中最高的

D.顺纹抗压强度仅次于顺纹抗拉和抗弯强度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关于木材的含水率和强度,说法不正确的有()。 ”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承重木结构用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有出厂质量证明时,使用前可不再检验其胶黏能力B.

关于承重木结构用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有出厂质量证明时,使用前可不再检验其胶黏能力

B.应保证胶合强度不低于木材顺纹抗剪强度

C.应保证胶合强度不低于木材横纹抗拉强度

D.应保证胶连接的耐水性和耐久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以下关于木材性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木材的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B.木材的含水

以下关于木材性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木材的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

B.木材的含水率一般超过15%

C.木材的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降低

D.木材的强度在其含水率8%―23%范围内,含水率的增大会使木材强度降低,当含水率超过23%时,其强度则趋于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木材含水率要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现场制作方木或原木构件的木材含水率不应大于30%

B.板材、规格材和工厂加工的方木不应大于20%

C.方木原木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

D.作为连接件时不应大于15%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特点 ,下列选项中对木材的湿胀干缩性和强度影响因素是()。

A.横纹

B.竖纹

C.含水率

D.纤维含最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实木地板面层铺设时必要符合设计规定项目是()。

A.木材强度

B.木材含水率

C.木材防火性能

D.木材防蛀性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纤维饱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含水率增加,强度减小

B.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含水率增加,尺寸、体积不变

C.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导电率增加几百万倍

D.纤维饱和点以上,细胞壁的自由水和吸着水都会减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已知某高层住宅第二层楼板普通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为:水泥:中砂:碎石:水=1: 4:4.15:0.54,1m3混凝土
湿重2420kg,中砂含水率5%,碎石含水率1%。

请依据上述背景资料完成下列选项。

1立方米此混凝土的水泥设计用量为() kg。(单项选择题)

A.258

B.299

C.239

D.269

1立方米此混凝土的中砂设计用量为()kg。(单项选择题)

A.646

B.574

C.718

D.619

1立方米此混凝土按施工配合比确定的中砂设计用量为754kg。()(判断题)

计算混凝土的水灰比时,不用考虑使用水泥的实际强度。()(判断题)

下列关于该项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正确的说法有()。(多项选择题)

A.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B.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

C.满足工程所处环境要求的耐久性

D.满足混凝土和易性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

E.不用考虑现场施工因素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面关于石油密度计的技术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浮计各部位均应与其轴线对称(特殊要求除外)

B.浮计内不应有油气,但可有水气

C.分度表必须牢固地粘于干管内壁

D.浮计不得有影响强度和读数的任何缺陷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关于传染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丁4类

B.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

C.某些传染病有地方性和季节性

D.有些传染病感染一次恢复后还能再次感染

E.传染病的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人群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以下针对超声回弹综合法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少龄期和含水率的影响

B.相互弥补两种方法的不足

C.可用于检测已建成工程中老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值

D.具有直观、精度高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热轧钢筋经过冷拉后受力性能发生变化,关于冷拉钢筋受力性能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A.受压强度

热轧钢筋经过冷拉后受力性能发生变化,关于冷拉钢筋受力性能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受压强度提高

B.塑性性能下降

C.受拉强度提高

D.仍为软钢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