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图1为清代康熙年间民窑五彩三国演义之孟德献刀故事盘。此类文物主要反映()

A.浓郁的生活气息

B.釉下彩绘技术的巅峰

C.真实的历史场景

D.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

答案
收藏

D、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图1为清代康熙年间民窑五彩三国演义之孟德献刀故事盘。此类文物…”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康熙年间,翰林编修戴名世因整理的《南山集》涉及南明诸王之事,惊动康熙,被凌迟处死,平素与之有过交往的32名尚书、侍郎被降职,共牵连300多人。这件事说明了清代()

A.思想专制登峰造极

B.皇帝喜爱独断朝政

C.古籍文献得到保护

D.官场贪腐之风蔓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刻瓷是淄博一门独特的瓷器装饰艺术,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清代()年间妇女着镶彩色边饰的浅黄色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

A.康熙

B.乾隆

C.光绪

D.道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明末到康熙时期民窑瓷器盘、碗的底部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的(),这是修坯匠人熟练快速操作的痕迹。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康熙年间设置的升平署,它是承应宫中奏乐和演戏的管理机构,1911年被裁撤。其留下的上万册剧本反映了清代民间和宫廷戏曲舞台上陆续演过的剧目。可见,升平署()

A.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求而设置

B.因清朝皇帝的退位而被迫裁撤

C.见证了京剧的繁荣并走向世界

D.保留的剧本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玉成窑文人紫砂始创于()年间,是清代浙东茶文化、紫砂文化、文人品格的象征,一直深受业内藏家的追捧,视为珍玩

A.清 光绪

B.清 乾隆

C.清 道光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中国第一个跨出国门并受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接见的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对英国历史进行了介绍:“至康熙年间(1662—1722 年),民招荷兰王(执政威廉)入英即王位”。他记载的是()

A.英国内战

B.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C.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颁布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古彩:别名硬彩,为别于清朝粉彩,一般称明朝五彩和清朝康熙五彩为古彩。()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句子括号中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则)移其民于河东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D.①蛟龙生(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三国志》中说曹操“广纳贤士,善用人才,施行仁政于民……”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以下关于史书与历史小说的评论,正确的是()

A.历史小说与史书基本一样

B.史书通常以历史小说为依据

C.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D.历史小说的人物经过艺术加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材料一"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材料二"民以

材料一 "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 "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民。"(高祖语) 材料三 "夫农,天下之本也".(文帝语) 材料四 "至武帝之初七十四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食。"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建立时的怎样的社会景象?为此,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汉高祖采取的什么措施? (3)材料三说明了文帝对什么问题的重视?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反映了汉初统治者的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