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变换催化剂在硫化还原时,应向循环氮气中()。

A.先加入CS2,再配入氢气

B.先配入氢气,再加入CS2

C.同时配入

D.不分先后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 变换催化剂在硫化还原时,应向循环氮气中()。”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需要检测循环氢组成中的()。

A.氧气含量

B.硫化氢含量

C.氮气含量

D.二氧化碳含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加氢催化剂干燥时,需要先对系统进行彻底的氮气置换,氮气置换的目的是()。

A.要置换氧气,防止氧气和系统内的轻烃等形成爆炸性气

B.主要是置换氢+烃,防止其引起催化剂还原或结焦,影响催化剂活性

C.为预硫化作好准备

D.防止高温氧气对系统产生氧化腐蚀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废重整催化剂回收金属铂时,催化剂在溶于盐酸前必须先进行()。

A.还原处理

B.氧化处理

C.氯化处理

D.硫化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工业生产中合成氨反应; (2)高温下氮气与金属钙反应; (3)
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工业生产中合成氨反应; (2)高温下氮气与金属钙反应; (3)

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工业生产中合成氨反应;

(2)高温下氮气与金属钙反应;

(3)加热亚硝酸铵溶液;

(4)加热固体重铬酸铵;

(5)金属钠与液氨反应;

(6)向氨水中通入氯气;

(7)氨与亚硝酸溶液反应;

(8)二氯化汞与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9)碳酰氯与液氨作用;

(10)磷酸铵和硝酸铵分别受热分解;

(11)联氨与溴化银反应;

(12)硅作催化剂时,联氨受热分解;

(13)羟氨与亚硝酸反应;

(14)叠氮化氢受热分解;

(15)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通入冰水中;

(16)室温下溶液中的亚硝酸歧化分解;

(17)硫粉与浓硝酸反应;

(18)金属锌与不同浓度的稀硝酸反应;

(19)硝酸在强脱水剂作用下发生分解;

(20)金属销与王水作用;

(21)硝酸铵受热分解;

(22)三氟化氮与水汽的混合物遇到火花;

(23)三氯化氮受热猛烈爆炸;

(24)在加热的条件下,单质硫、金属铝、金属锌分别与磷反应;

(25)磷化氢在空气中燃烧;

(26)联膦在空气中自燃;

(27)次磷酸盐与二价镍离子反应,完成化学镀;

(28)次磷酸和亚磷酸分别在酸性介质中歧化分解;

(29)锑化镁与稀盐酸作用;

(30)金属铋与硝酸反应:

(31)砷化钠的水解;

(32)在盐酸介质中,用金属锌还原三氧化二砷;

(33)用次氯酸钠溶液洗掉玻璃管壁上的砷镜;

(34)三氯化砷.三氯化锑和三氯化铋的水解;

(35)五硫化二砷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6)硫代亚砷酸钠与稀盐酸作用;

(37)三硫化二砷与过硫化铵溶液充分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钴£¯钼催化剂是用含()的气体在还原性气体的存在下进行预硫化的。

A.硫化氢

B.二氧化硫

C.硫磺

D.三氧化硫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预加氢器外预硫化催化剂活化阶段的注意事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引氢气时必须严格控制新氢中存在CO、CO2含量

B.采用湿法活化时,严禁活化油的排放

C.活化阶段是一个吸热过程,需严格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度

D.进油活化阶段严禁循环氢气的排放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组份只有处于硫化状态才具有强催化活性,因此对工艺气中硫含量的上限不加限制,但对下限有明确的要求,即要求使用的原料油或煤的含硫量不能小于0.01%(V),否则将出现反硫化现象而使催化剂失活。()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变换催化剂升温硫化的原则是提量不提温,提温不提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为什么预加氢器外预硫化催化剂活化阶段严禁循环氢气及活化油的排放?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当重整催化剂烧焦峰值上移时应适当()。

A.减少空气量

B.补入蒸汽降温

C.减少氮气循环量

D.补入硫化剂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所谓预硫化是指加氢原料进入催化剂床层之前,在氢气存在下,用()与催化剂中活性金属氧化物反应,使其成为活性金属硫化物组分。

A.硫醚

B.硫醇

C.硫化氢

D.硫酸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