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会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全球通史》中写到:“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
收藏

C、开创斯大林模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全球通史》中写到:“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战后欧洲()

A.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B.面临着美苏的威胁和控制

C.出现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

D.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写到:“1871年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这一时期德国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不包括()

A.政治上结束分裂局面

B.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C.近代民主体制的建立

D.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造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全球通史写到“德国的工业化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以巨人般步伐前进”的表现()

A.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B.德国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C.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D.德国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1600—1763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这一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首要意义。这里的“首要意义”是()

A.确立了欧洲的霸主地位

B.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打破了各地间的孤立状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新航路开辟造成了东方的贫穷和落后

D.新航路开辟促使文艺复兴的开展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全球通史》叙述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完全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的意义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更重大。”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俄国从此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近代欧洲强国

B.俄国对农奴的解放比美国对黑人奴隶的解放更加彻底

C.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D.俄国农奴制下的社会矛盾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5位下降到在(20世纪)80年代的居世界第88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

B.开展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

D.西方国家封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A.监察制度

B.中央集权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世界通史》中记载:“在这里,葡萄牙人满载了东方的香料、宝石、丝绸、象牙制品等运回欧洲。这次远航所得的纯利竟超过航行费用的60倍。”这说明,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

A.摆脱商业危机

B.赚取高额利润

C.实现友好交流

D.进行远洋探险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A.监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中央集权制

D.科举制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