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材料一 启蒙运动的先驱很多都参与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发现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牛顿的研究都是基于严谨的科学观察和人类理性,而不是上帝的指示,他的研究获得了各方的赞誉B.——[美]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1689-1799》C.材料二 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海顿在《创业》中写道:天空向我们揭示神的荣耀。有些人(注:启蒙思想家)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D.——阿尔德伯特《欧洲史》E.(1)材料一中牛顿的发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科学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F.(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完美的世界有哪些突出的特征。概述其影响
暂无答案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动物种类繁多,广泛地分布在陆地、高山、平原、天空、江河湖泊和海洋,它们是生物界中的小精灵,使大自然充满生机,与人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请根据动物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青蛙在动物分类上属于()动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材料一:在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银一两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E.材料三:见下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A.材料 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B.——摘编自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C.从中国古代史的三个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恭亲王奕祈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若能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祈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则亦渐失其所恃。——引自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引自李鸿章至曾国藩函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曾国藩的什么主张?

(2)曾国藩代表了哪个派别的愿望?与之相对立的政治派别是什么?其主张为何?

(3)材料二反映了洋务派什么样的政治主张?试从中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 (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二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 回答: (1)材料一中的“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指的是什么土地政策?这一土地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成效?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改革”?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湿地指地表暂时或长期浅层积水地带。丹顶鹤是世界濒危物种,在扎龙湿地等区域繁殖,盐城湿地等区域越冬。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民。”(高祖语)

材料三:“夫农,天下之本也”。(文帝语)

材料四:“至武帝之初七十四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食。”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建立时的怎样的社会景象?为此,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汉高祖采取的什么措施?

(3)材料三说明了文帝对什么问题的重视?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反映了汉初统治者的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若能陆
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则亦渐失其所恃。 ——引自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引自李鸿章至曾国藩函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曾国藩的什么主张? (2)曾国藩代表了哪个派别的愿望?与之相对立的政治派别是什么?其主张为何? (3)材料二反映了洋务派什么样的政治主张?试从中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一一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广播讲话

材料二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能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同纳粹有和平.

一一19 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1)材料一中的“邻邦”和“小国”各指谁?张伯伦所说牺牲了“小国”的目的是什么?他的 “帝国”是否达到了目的?

(2)材料二中所说“姑息纳粹”、‘彻底投降”的最典型的史实各是什么?根据这些史实对英法对德国的政策进行简单评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
以不受实践检验: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 ——摘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 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他们的观点,实质上是主张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照搬就行了。 ——摘自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概述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内容及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
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材料二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回答:(1)材料一中的"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指的是什么土地政策?这一土地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成效?(2)依据材料二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改革"?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