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食品安全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伪劣卷烟、雪茄烟等烟草专卖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销售金额定罪起点数额标准的一倍以上的

B.伪劣卷烟、雪茄烟等烟草专卖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销售金额定罪起点数额标准的二倍以上的

C.销售金额未达到五万元,但与未销售货值金额合计达到十五万元以上的

D.销售金额未达到五万元,但与未销售货值金额合计达到二十五万元以上的

答案
收藏

C、销售金额未达到五万元,但与未销售货值金额合计达到十五万元以上的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烟草专卖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法一条例三个令和司法解释,其中包括以下哪些内()。

A.2007年3月7日起施行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容

B.自2002年1日起施行《烟草专卖准运证管理办法》(发改委第51号令)

C.自2010年.1日起施行《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经贸委第31号令)

D.自2010年26日起施行的《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的日期是()

A.1998年5月15日

B.2003年5月15日

C.2005年5月15日

D.2007年5月15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依法惩治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预防、控制期间出现的各种犯罪活动的需要

B.为我国防治传染病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C.解决惩治传染病防治期间犯罪活动遇到的刑法适用疑难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构成犯罪。2004年12月22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侵犯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以上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对两个司法解释的适用,正确的是()。

A.2004年12月22日以后审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一律适用2004年司法解释

B.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打击相关犯罪的需要,择一适用

C.上述司法解释都只有参考价值,司法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

D.上述2004年司法解释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规定,不溯及既往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依据2011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有()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266条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A.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B.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C.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D.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下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二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以上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A.一吨

B.三吨

C.五吨

D.七吨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形是()。

A.贻误事故抢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2人

B.贻误事故抢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C.毁灭、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计算机数据,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

D.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谎报事故情况,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

E.采用命令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重伤1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生产、销售劣药造成下列情形,应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是()。

A.导致重度残疾的

B.造成5人以上轻度残疾的

C.导致重伤或者轻伤的

D.造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A.投资人

B.股东

C.安全员

D.其他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