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春暖河开,冰面上一块石头逐渐下陷。有人说:“冬天冰硬,冰面的反作用力等于石头的压力,石头不下陷。春天冰面变软,它的反作用力达不到石头的压力,故而石头下陷。”这种解释对吗?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春暖河开,冰面上一块石头逐渐下陷。有人说:“冬天冰硬,冰面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早梅齐已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问题: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早梅特点的?(5分)

(2)诗人咏早梅,寄托了怎样的情感?(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很多考古学家曾有这样的观点,在不到2万年以前,人类通过一个陆地桥进入北美大陆到达美国。但是最近
在南美发现的测定时间为3.2万年以前的人类遗址,使研究者们猜想人类是先坐船横穿太平洋到达南美洲,然后向北扩展。 以下哪项,如果被发现,将成为反对以上猜想的恰当证据?

A.匹兹堡附近一个石头做的遗址发现有被1.9万年前的人类使用过的证据。

B.一些北美的人类遗址比任何在南美发现的遗址时间要早。

C.这个有3.2万年历史的南美遗址比发现的最古老的北美遗址所在地的气候更加温暖。

D.南美的遗址在3.2万年以前有人居住后,一直有人居住,直到6 000年前。

E.上一个冰纪,在1.15万年到2万年以前,使世界海平面大大下降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水汽会在夜晚凝结,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形成冰。第二天早上汽车逐渐发动起来以后,除霜口调到最大,
而除霜口只吹向前挡风玻璃,因此(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冰很快就融化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地威胁到这种关于冰融化速度的解释?

A.两边的玻璃没有冰凝结在上面。

B.尽管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对后窗进行解冻,但那儿的冰同前挡风玻璃上的冰的融化速度一样快。

C.冰在一块窗上的融化速度随着吹向这块窗的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D.从除霜口吹向前挡风玻璃的热空气,当它扩散到汽车内其他部分时迅速地冷却。

E.即使当把热空气吹向司机和乘客的脚和脸部的暖气打开时,除霜口仍可以很有效率地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找出与例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例句: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A.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里斯多夫的象征。

B.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把水王烧成了一块石头。

A.火神

B.托塔李天王

C.玉帝

D.电母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然后回答 27~29 小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

阅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然后回答 27~29 小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 27 题 简述此诗的抒情特点。(2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中国园林中石头具有相当主要的地位,评鉴一块石头都要有那四个方面呢?()‏

A.锐、瘦、皱、透

B.润,透、锐、瘦

C.透、润、瘦、露

D.瘦、露、皱、透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暖季型观赏草可以在春季中期或者春末初夏分株。()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乙两人发生争执,互相殴打。甲身强力壮,几次将乙打倒在地。乙见打不过甲,从地上爬起来,夺路而
逃:甲紧迫不舍。乙在无路可逃时;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砸在甲的小腿上,造成其骨折。某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 紧急避险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