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考研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1956—1976年,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

A.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C.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D.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1956—1976年,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后

C.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后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土地改革结束后

C.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时期,西装被说成是资产阶级的,布拉吉(连衣裙)被说成是修正主义的,旗袍被说成是封建余孽,花哨一点的服饰被斥为“奇装异服”。据此判断,该时期是()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92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为应对列强环视、空前的民族危机所引起的挑战和选择,中国被迫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启动了自己的现代化历史进程。纵观中国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

A.探索阶段

B.初始阶段

C.社会现代化全面建设阶段

D.徘徊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图5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图。产生从丙到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从1976年10月到1977年6月,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252次,平均每月32次;从出访国看,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比较显著: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 家。其作用是()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

D.拓宽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

A.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法治建设可适当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B.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法系,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经验

C.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应移植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D.从实际出发要求凸显法治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日本从大化开始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安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C.全面引进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

A.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法治建设可适当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B.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法系,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经验

C.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应移植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D.从实际出发要求凸显法治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