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甲公司的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某月5日,购进一批原材料,买价10000元,增值税税额1700元,该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500元。要求:编制下列会计分录(1)支付原材料价款(2)原材料验收入库(3)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甲公司的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某月5日,购进一批原材料,买价10000元,增值税税额1700元,该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500元。要求:编制下列会计分录(1)支付原材料价款(2)原材料验收入库(3)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甲公司的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某月5日,购进一批原材料,买…”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存货时,发出材料成本就等于计划成本。()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大华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发出商品成本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确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2018年12月,该企业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2日,库存商品结存数量为2000件,单位生产成本为20元;本月生产完工验收入库商品2800件,单位生产成本为26元;本月发出商品3500件,其中2500件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并已确认收入,其余部分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

(2)17日,将食库的原材料一批出售,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

的售价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600元,放项已存入银行。该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3)20日,收回之前委托甲公司加工的半成品一批,委托加工时发出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为20万元,加工过程中支付加工费5万元,装卸费1万元,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4万元。甲公司收回该委托加工物资后准备继续加工生产,该批半成品的计划成本为20万元。

(4)30日,大华公司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诉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根据资料(3),下列有关大华公司委托加工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华公司将发出的委托加工物资仍作为存货进行核算

B.收回委托加二物资的实际成本为26万元

C.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时,支付的装卸费应计入管理费用核算

D.收回委托加二物资的实际成本为30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发出存货,钢筋的计划成本为2000元/吨,本月发出钢筋100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则本月发出钢筋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为 ()。

A.2000元

B.4000元

C.3000元

D.1000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发出存货,钢筋的计划成本为2000元/吨,本月发出钢筋100屯,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则本月发出钢筋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为()元。

A.2000

B.4000

C.3000

D.10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甲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材料,2017年12月31日结账后有关科目的余额如下:“材料采购”科目借方余额为100万元,“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额为2 600万元,“周转材料”科目借方余额为200万元,“库存商品”科目借方余额为5 0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借方余额为300万元,“委托代销商品”科目借方发生额为400万元,“生产成本”科目借方余额为1 000万元,“受托代销商品”科目借方余额为500万元,“受托代销商品款”科目贷方余额为5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发生额为6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发生额为400万元。则2017年12月31日,甲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的期末余额为()万元。

A.8 600

B.8 723

C.7 600

D.9 8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关于发出存货计价的方法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变更

B.企业可以选择按实际成本法或计划成本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C.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简单,但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存货发出和结存的单价和金额

D.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时,应当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中进行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本月有关资料如下: (1)月初“原材料”账户余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本月有关资料如下: (1)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80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为24000元; (2)5日,购入原材料,计划成本为400000元,实际成本为380000元; (3)10日,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为700000元; (4)26日,购入原材料,计划成本为600000元,实际成本为650000元; 要求:(1)计算本月末原材料成本差异额(标明“超支"或“节约”); (2)计算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 (3)计算本月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 (4)计算本月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5)计算本月末“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余额(标明“借’’或“贷”方向)。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甲公司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 2005年12月,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20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4万元;本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为800万元,成本差异为节约12万元;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600万元。假定甲公司按月末材料成本差异率分配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甲公司本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为()万元。

A.394

B.396.8

C.399

D.420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企业为一工业企业,对原材料的核算方法采用计划成本法。2004年2月月初结存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收入原材料计划成本为200万元;月初结存原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2万元,当月收入原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5万元;当月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80万元。则甲企业当月应结存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118.8

B.121.2

C.120

D.117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长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只有一

长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只有一种甲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单位计划成本0.5万元/吨。2011年8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65万元(其中暂估入账的原材料成本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1.5万元。长城公司8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1日,收到上月暂估入账的原材料的发票,载明数量10吨,实际成本4.9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833万元,无其他相关费用,款项未付。

(2)2日,购入甲材料62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1万元;发生运输费用(不考虑增值税抵扣)、装卸费用和保险费共计2.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3)5日,上述甲材料运抵企业,验收入库的甲材料实际数量为60吨,短缺的2吨是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4)10日,长城公司和A公司签订协议,A公司以账面价值50万元(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为45万元)的100吨甲材料对长城公司进行投资,长城公司以增发的20万股(每股面值1元)普通股作为对价。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7.65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

(5)20日,长城公司从B公司购入20吨公允价值为8万元的甲材料,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1.36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长城公司开出一张商业承兑汇票。

(6)31日,经汇总,本月共领用甲材料计划成本120万元用予生产乙产品。乙产品单位工时定额5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30小时,第二道工序20小时,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

(7)本月乙产品的成本资料为:月初在产品0件,本月完工80件,月末在产品40件(第一道工序30件,第二道工序10件),本月发生直接人工50万元,制造费用47万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各小题。(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关于计划成本核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

B.“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计划成本

C.“原材料”科目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D.“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登记购入材料的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是()。A.8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B.8月31日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5万元

C.8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34.3万元

D.8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17.6万元

根据资料(1),下列会计分录正确的是()。

A.冲回上月末暂估入账分录:

借:应付账款 5

贷:原材料 5

B.冲回上月末暂估入账分录:

借:应付账款 5.85

贷:原材料 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0.85

C.取得发票分录:

借:材料采购 4.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0.833

贷:应付账款 5.733

借:原材料 5

贷:材料采购 4.9

材料成本差异 0.1

D.取得发票分录:

借:原材料 4.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0.833

贷:应付账款 5.733

根据资料(2)和(3),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应通过“原材料”科目核算

B.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不应计入存货成本

C.资料(2)的会计分录是:

借:材料采购 3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贷:银行存款 37.6

D.资料(3)的会计分录是:

借:原材料 30

材料成本差异 2.5

贷:材料采购 32.5

关于乙产品成本核算,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是()。A.乙产品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17件

B.乙产品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11件

C.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为158.4万元

D.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为163.67万元

根据资料(4)和(5),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资料(4)的会计分录是:

借:材料采购 4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65

贷:股本 2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2.65

借:原材料 50

贷:材料采购 45

材料成本差异 5

B.资料(4)的会计分录是:

借:材料采购 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65

贷:股本 2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7.65

借:原材料 50

贷:材料采购 50

C.资料(5)的会计分录是:

借:材料采购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

贷:应付票据 9.36

借:原材料 10

贷:材料采购 8

材料成本差异 2

D.资料(5)的会计分录是:

借:材料采购 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

贷:应付账款 9.36

借:原材料 10

贷:材料采购8

材料成本差异 2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甲公司拥有乙公司8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控制乙公司财务和经营决策。2013年6月1日,甲公司将本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出售给乙公司,售价为1600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1000万元。至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对外售出该批存货的40%。当日,剩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500万元。甲公司、乙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上述交易进行抵销后,2013年12月31日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因该业务应列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万元。

A.25

B.95

C.100

D.115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