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工程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图(a)所示结构中,分布载荷q=20kN/m。梁的截面为矩形,b=90mm,h=130mm。柱的截面为圆形,直径d=80mm。梁和柱的材

图(a)所示结构中,分布载荷q=20kN/m。梁的截面为矩形,b=90mm,h=130mm。柱的截面为圆形,直径d=80mm。梁和柱的材料为A3钢,[σ]=160MPa,规定的稳定安全系数[nw]=3。试校核结构的安全

图(a)所示结构中,分布载荷q=20kN/m。梁的截面为矩形,b=90mm,h=130mm。柱的截面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图(a)所示结构中,分布载荷q=20kN/m。梁的截面为矩形…”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题4-26图(a)所示连续梁中,已知q=15kN/m,M=20kN·m,不计梁重,求梁在A,B和C处的约束力。
在题4-26图(a)所示连续梁中,已知q=15kN/m,M=20kN·m,不计梁重,求梁在A,B和C处的约束力。

在题4-26图(a)所示连续梁中,已知q=15kN/m,M=20kN·m,不计梁重,求梁在A,B和C处的约束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图3-35(a)所示构架,由直杆BC、CD及直角弯杆AB组成,各杆自重不计,载荷分布及尺寸如图。销钉B穿透AB及BC两构件,

图3-35(a)所示构架,由直杆BC、CD及直角弯杆AB组成,各杆自重不计,载荷分布及尺寸如图。销钉B穿透AB及BC两构件,在销钉B上作用一铅垂力F。已知q、a、M,且M=qa2。求固定端A的约束力及销钉B对杆BC、杆AB的作用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图(a)所示三铰屋架的拉杆用16锰钢制成。已知材料的许用应力[σ]=200MPa,弹性模量E=210GPa,q=20kN/m

图(a)所示三铰屋架的拉杆用16锰钢制成。已知材料的许用应力[σ]=200MPa,弹性模量E=210GPa,q=20kN/m。试按强度条件设计拉杆的直径,并计算其伸长。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图8-10a所示结构中,AB是直径为8mm,长为1.9m的钢杆,弹性模量E=200GPa;BC杆为截面A=200X200mm
2,长为2.5m的木柱,弹性模量E=10GPa,若F=20kN。试计算节点B的位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图3-32所示结构由直角弯杆DAB与直杆BC、CD铰接而成,并在A处与B处用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固定。杆DC受均布载

图3-32所示结构由直角弯杆DAB与直杆BC、CD铰接而成,并在A处与B处用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固定。杆DC受均布载荷q的作用,杆BC受矩为M=qa2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构件的自重,求铰链D所受的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题10-8图(a)所示简支梁,承受三角形分布载荷,载荷集度的最大绝对值为q0,试利用剪力、弯矩与

题10-8图(a)所示简支梁,承受三角形分布载荷,载荷集度的最大绝对值为q0,试利用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画剪力与弯矩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题10-6图(a)所示外伸梁,承受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作用。试问当a为何值时梁内的最大弯矩之值(即|M|m

题10-6图(a)所示外伸梁,承受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作用。试问当a为何值时梁内的最大弯矩之值(即|M|max)最小。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题2-6图(a)所示为三角架结构。载荷F作用在铰B上。杆AB不计自重,杆BC自重为P。画出题2-6图(b),(c)
题2-6图(a)所示为三角架结构。载荷F作用在铰B上。杆AB不计自重,杆BC自重为P。画出题2-6图(b),(c)

和(d)所示分离体的受力图[这里,例如题2-6图(c)表示铰链的销钉在杆AB的B孔中]。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题4-19图(a)所示热风炉重P=4000kN,所受风压可以简化为梯形分布载荷,q1=0.5kN/m, q2 =2
题4-19图(a)所示热风炉重P=4000kN,所受风压可以简化为梯形分布载荷,q1=0.5kN/m, q2=2

题4-19图(a)所示热风炉重P=4000kN,所受风压可以简化为梯形分布载荷,q1=0.5kN/m, q2=2.5kN/m。求地基对热风炉的约束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题11-8图(a)所示简支梁,由No28工字钢制成,在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作用下,测得横截面C底边的纵向正

题11-8图(a)所示简支梁,由No28工字钢制成,在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作用下,测得横截面C底边的纵向正应变ε=3.0X10-4,试计算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已知钢的弹性模量E=200GPa,a=1m。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在图11-9(a)所示我国古代发明的差动起重辘轳中,己知鼓轮的直径d1和d2,滑轮的直径,鼓轮

在图11-9(a)所示我国古代发明的差动起重辘轳中,己知鼓轮的直径d1和d2,滑轮的直径,鼓轮轴承和滑轮轴承的摩擦圆半径p1和p2.设不考虑绳B的内摩擦,求该起重辘轳的效率η以及反行程的自锁条件,其中Q为载荷力,而M为作用在鼓轮轴A上的驱动力矩.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