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钢瓶内压力太大“充不进”时,应该打开钢瓶瓶阀放掉压力,再充装。()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钢瓶内压力太大“充不进”时,应该打开钢瓶瓶阀放掉压力,再充装…”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从高压侧充注制冷剂时,因为制冷剂钢瓶内的温度降低,所以可把制冷剂钢瓶浸在35-40℃的温水种进行充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X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
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_T-A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公里

2,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最初爆炸的l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相继钢瓶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斌提出处理建议;

3、试提出防范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剂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20℃时,钢瓶内的压力约为60个大气压

B.液态二氧化碳从钢瓶中喷出时变为气体

C.喷出后其体积比原来大450倍左右

D.变成气体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充装过程及时巡检,确认()现象,注意钢瓶变化情况,用摸听看闻检查瓶体(),当不进液氯或管路振动厉害、瓶体()时立即停止充装,抽空后查找原因并及时报告生产调度。
充装过程及时巡检,确认()现象,注意钢瓶变化情况,用摸听看闻检查瓶体(),当不进液氯或管路振动厉害、瓶体()时立即停止充装,抽空后查找原因并及时报告生产调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充装气瓶时,以下哪项操作不正确?() A.检查气瓶内是否有剩余压力 B.两种气体混装一

充装气瓶时,以下哪项操作不正确?()

A.检查气瓶内是否有剩余压力

B.两种气体混装一瓶

C.注意气瓶的漆色和字样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使用CO2气体时,不能将钢瓶内的气体全部用完,一般要求瓶内压力剩留不小于()。

A.0.5

B.0.1MPa

C.0.05

D.0.01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依据《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23),关于气瓶公称工作压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盛装压缩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在基准温度(20℃)下,瓶内气体达到完全均匀状态时的限定(充)压力

B.盛装液化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温度为60℃时瓶内气体压力的下限值

C.盛装溶解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瓶内气体达到化学、热量以及扩散平衡条件下的静置压力(15℃时)

D.焊接绝热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在气瓶正常工作状态下,内胆顶部气相空间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钢瓶内的气体不得全部用完,应留有10kg压力的余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在气瓶充装过程中,有些气瓶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以下不属于该种情况的是()。

A.瓶内无剩余压力的

B.充装不符合规定或用户自行改装的

C.氧化或强氧化性气体气瓶未沾有油脂的

D.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及无法判定瓶内气体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相同温度下,盛满成分相同的液化气,400m¿3132¿贮罐内压力比50㎏钢瓶内的压力()。

A.高

B.低

C.相等

D.无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用钢瓶回收卤代烃制冷剂时,钢瓶不允许充满,一般充灌量不超过钢瓶自身容积的()。

A.80%

B.60%

C.40%

D.20%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